
非遗传承 健康生活
- 分类:院内动态
- 发布时间:1592054820000
非遗传承 健康生活
- 分类:院内动态
- 发布时间:2020-06-13 21:27
我院文明办举办朱仙镇木版年画印制体验活动
传承历史,永续文明
6月13日下午,河南省生殖健康科研院、生殖妇产医院多功能厅。两套印制版画的工具在一班好奇兴奋的大人、孩子手中争相流转。这里正在进行朱仙镇木版年画印制体验活动。
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自信,丰富文化生活,在国务院确定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我院文明办邀请朱仙镇著名木版年画大师张廷旭携弟子晨云来院举行此次活动。
朱仙镇木版年画诞生于唐,兴于宋,鼎盛于明。作为中国木版年画的鼻祖,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张廷旭老师系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7岁即开始跟随父亲学习年画的印刷工艺,10岁跟随父亲学习年画的雕版技艺。几十年来,张老师的年画作品被日本、法国、俄罗斯等40多个国家收藏,艺术魅力蜚声海内外。经他手雕刻的木版有8000多块,其中年画雕刻版“刘海戏金蟾”被定为信封封面,作品“刘海戏金蟾”入选邮票首日封封面。他本人曾参加河南省“中原文化港澳行”“中原文化宝岛行”进行文化交流,受邀到河南大学版画系、西安美术学院版画系等大学专业院系作年画刻版和印刷演讲,并被河南师范大学、商丘师范学院美术学院等聘为荣誉教授。
观看展示的成品和雕版
活动现场,摆放了一块70厘米长、张老师手工雕刻的“清明上河图局部”雕版,还有两幅装裱好的木版年画及一些单张的成品“福娃”“步下鞭”等,高超的艺术水准令人啧啧称赞,大开眼界。就像鲁迅对朱仙镇版画所评价的:很朴实,不涂脂粉,人物也没有媚态,颜色很浓重,有乡土味。
张廷旭老师手把手示教
在活动开始时,张老师首先介绍了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历史渊源、题材内容、工艺特点、艺术特色和传承发展等。大家认真听讲,了解木版年画的厚重意蕴和情趣,对印制步骤、操作技巧、注意事项一一记在心里,随后纷纷动手,体会和感受传统技艺的魅力。
凝神贯注地学习
开始动手印制了。把木质雕版在桌上放好,棕刷蘸上油墨在雕版上来回扫,使墨均匀,然后覆张红色或白色的宣纸在雕版上,再用趟子在纸上稍微用力向下按压……几分钟,一张线条粗犷简练、色彩鲜艳饱满、风格古朴粗犷的木版年画就印出来了。“吉祥如意”“年年有余”“福禄寿”……拿着自己亲手印出来的作品,上至七十岁老人,下至三五岁小孩,个个兴奋不已,掏出手机自拍、互拍,留下这美好的纪念。
老少同学
趁周末带着怀孕妻子来院就诊的王先生在候诊时听说医院有此活动,也前来体验了一把。他给还没出生的宝宝印制了一张“福娃”版画,并高兴地对现场工作人员说:像这样开门办活动,医患一家,其乐融融,我还是第一次经历。爱人通过辅助生殖技术,已经怀孕几个月了,希望下半年在这里生一个聪明健康的“福宝宝”。今天亲手印的这张版画,寓意美好,就是特意留给今年将要出生的宝宝的。
院领导与张廷旭老师交流非遗
活动中,张廷旭老师给前来体验印制的每个人都贴心赠送了自己的作品。他表示,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在参与互动中,无论年龄长幼和职业,大家都能切身了解非遗蕴含的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和艺术价值。希望一代又一代的人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提高保护意识,传承国粹文化。
文/白莉静
图/李嘉欣 张明献

导医热线:0371-88966168 0371-88966200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经五路26号(红旗院区)
郑州市金水区经五路20号(丰产院区)
版权所有 ©河南省生殖健康科学技术研究院 / 河南省生殖妇产医院
豫ICP备160215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