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组织赴四川阿坝进行长征精神教育培训


  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必须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崇高理想信念而矢志奋斗。

  ——习近平

  

培训班学员合照.jpg

 

  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的奇迹,书写了人类军事史最壮烈长途远征的精彩篇章。四川阿坝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从悲壮走向胜利的转折点。走进阿坝,就会体验到坚韧、乐观、敢于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红军长征精神。

  为学习、感受伟大的红军精神,坚定理想信念,走好新时代长征路,4月24日至28日,河南省人口计生科研院、河南省卫生计生干部培训中心组织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工作者、文明科室、文明职工、志愿之星,及副科、副高以上人员33人,赴四川阿坝开展第一期“学习红军精神 走好新时代长征路”学习教育培训。科研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段长顺带队。

  

1 开班式上奏唱国歌.jpg

开班式上奏唱国歌

 

  24日,33名学员踏上了追寻红军足迹的路途。25日,学员们穿上红军服,戴上八角帽,在进行了一场微军训后,举行了严肃简短的开班式。开班式上,全体起立,奏唱国歌,长征干部学院副院长陈正香致辞,介绍了阿坝州民族团结文化的水乳交融及长征文化的悲壮厚重,并向培训班授班旗。段长顺副院长传达了党委书记、院长赵良对此次培训的指示和对学员们顺利圆满学习的祝愿,同时提出加强纪律意识、安全意识和民族团结意识等三点要求。

  如果说长征是一部恢弘史诗,那么“红军长征在阿坝”就是其中最耀眼的篇章。1935年4月至1936年8月,红军在阿坝州先后10次召开政治局会议,翻越8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大雪山,3次穿越人迹罕至、环境恶劣的茫茫草地,历经数十次大小战斗,转战停留16个月,建立了中国革命最早的少数民族自治政权,在中国现代史上创造出了“牦牛革命”红色经典故事,为全面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3 在卓克基官寨听讲.jpg

参观卓克基会议旧址

 

  在五天的培训中,学员们按照长征干部学院制定的教学计划,通过现场教学、体验教学、激情教学等,参观了马尔康红军长征纪念馆、卓克基会议旧址、雅克夏红军烈士墓,在小金县沿红军足迹爬梦笔雪山,在红原县过沼泽草地,在黑水县红色昌德体验红军筹粮。在微党课中聆听了《北上南下之争告诫共产党员不忘初心》《雅克夏红军烈士事迹》等。培训接近结束时,学员们参观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汶川特大地震震中纪念馆、漩口中学地震遗址等。

  

2 在马尔康红军长征纪念馆参观学习.jpg

在马尔康红军长征纪念馆听讲

 

  马尔康红军长征纪念馆生动展示了红军长征途经阿坝州,翻雪山、过草地和建立革命政权那段艰苦卓绝的革命岁月。授课老师为学员们讲解的微党课,生动讲述了红军长征到马尔康时的情况以及北上南下之争的党内斗争。使大家深刻认识到革命胜利的背后,是党中央领导人在身处逆境之下对革命形势的准确判断和政治、军事、组织上的正确领导,是需要每一位共产党人始终保持赤子之心,永远不忘初心。

  

6 雅克夏雪山上的红军烈士墓 静物.jpg

庄严肃穆的雅克夏红军烈士墓

  

6 烈士墓前重温入党誓词.png

重温入党誓词

 

  雅克夏烈士墓前,长征干部学院的老师声情并茂讲述了被发现的12具红军战士遗骨的情景,重现了红军翻雪山、过草地的悲壮。烈士长眠,墓碑无声。烈士墓前的学员们轻声啜泣着,流下悲痛的泪水。沉痛的默哀,无言地表达着对红军烈士的缅怀与敬仰。鲜红的党旗前,大家举起右拳,重温入党誓词。铿锵有力的宣誓,坚定表达着我们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弘扬“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勇往直前、坚韧不拔,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百折不挠、克服困难”的长征精神,对党忠诚、为党工作,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决心。

  

4 爬雪山1.jpg

翻越梦笔山

  

4 爬雪山,红军路上的女战士.jpg

雪山红路女战士

 

  海拔四千米的梦笔山,虽然山路上此时积雪已化,但小道崎岖,行走艰难。对此,学员们没有畏步,高举班旗,斗志昂扬,沿着“雪山红路”向山顶进发。随着不断向上攀登,高海拔引起的头疼、胸闷、心率过速等高原反应开始变得愈加严重。大家没有退缩,虽行走缓慢,却步伐坚定。克服困难、勇往直前、团结互助的长征精神体现在每一位沿着红军足迹前行的学员身上。抵达山顶时,想到当年红军翻越雪山时天气恶劣、物资匮乏、道路艰险,凭借着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一步一步征服了8座雪山,大家不禁肃然起敬,心中充满敬仰之情。

  

7 搀扶互助过草地.jpg

穿过沼泽草地

  

7 过沼泽草地,经历生死考验.jpg

过沼泽,经历生死考验

 

  茫茫沼泽地一望无边,无路可走,到处都是黑湿软烂的稀泥和水草,凶险暗藏,一不小心就会陷入的黑泥潭让学员们叫尖不断。当年,在长征途中,无数红军战士牺牲在茫茫无际、天气变化莫测的污泥烂水里,留下了《金色的鱼钩》等动人而悲壮的革命故事。亲身体会了沼泽地的艰险,重读红色故事,学员们有了更深的感触,对长征精神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2 聆听微党课.jpg

聆听微党课

  

8 磨青稞,体验红军筹粮.jpg

磨青稞,体验红军筹粮

 

  在长征干部学院黑水分院,学院老师通过沙盘、广场PPT及微党课的形式,分别讲解了红军长征的路线、遇到的艰难险阻,以及红军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团结少数民族群众,积极筹粮、播撒革命火种、同反动势力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壮举。黑水藏羌人民不计得失、节衣缩食、舍身忘我,为红军筹粮运粮储油熬盐,使黑水成为了红军长征路上生命通道的转运站,为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9 汶川时刻.jpg

参观汶川漩口中学地震遗址

  

9 参观汶川大地震震中纪念馆.jpg

在汶川震中纪念馆听讲

 

  学习培训的最后一天,学员们到汶川县映秀镇参观震中纪念馆和漩口中学地震遗址。大地震留下的支离破碎的废墟,讲解员讲述的一个个惊心动魄的瞬间,令人潸然泪下。但面对特大灾害,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克时艰,夺取了抗震救灾的伟大胜利。经过三年顽强拼搏,又取得了灾后恢复重建的全面胜利。现在,11年过去,今天的映秀已成为鲜花盛开的美丽家园。在学员们心里,映秀所遭遇的地震重创何尝不是新时代长征路上的“雪山”“草地”。在关键时刻,全国人民齐心协力、舍身忘我全力进行救援与重建,又何尝不是长征精神在新时代的体现?

  

IMG_9824.jpg

新时代的长征人

  

IMG_9851.jpg

长征精神永放光芒

 

  五天的学习紧张充实,每个学员都收获满满,感触良多。在交流学习心得环节,冯秋霞、杨光、润子彬三位学员饱含深情朗诵了毛泽东的《七律·长征》;王芝敏、朱爱荣、余宏亮、郭文文、李超杰、赵丹丹等学员先后发言表示,重走长征路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红军长征的光辉历史,更加深刻感悟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并从中汲取前行的力量。大家表示,现在,新时代的我们担负着新的历史使命,难免会有新的艰难险阻。要增强“四个意识”,铭记革命历史,传承红色精神,让长征精神的红色基因永远融进自己的血液。要听党话、跟党走,一步一个脚印,坚定信念,坚定信心,克服困难,众志成城,立足岗位尽职尽责,为科研院的发展,为“健康中原”“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增添华彩。

 

 

  文 | 李嘉欣

  图 | 白莉静 王东林 郑晓

  编辑 | 白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