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标”治本,正确解读肿瘤标志物检测及临床应用,别再谈“癌”色变
每年的4月17日为世界肿瘤日。2023年4月15日至21日是第29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宣传周主题是“癌症防治全面行动——全人群全周期全社会”,旨在积极倡导每个人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正确认识癌症、积极防控癌症,树立癌症三级预防理念,践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主动参加防癌健康体检,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实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慢性病健康管理,降低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癌症早诊率和生存率,遏制癌症危害,提升群众健康水平。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接近一半的的癌症可以预防,另外 1/3的癌症可以通过筛查早发现获得治愈的机会,因此癌症的早期筛查至关重要。肿瘤标志物检测简便易行,仅需要血液或者体液就可以检测,是早期发现无症状微灶肿瘤的重要途径。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肿瘤标志物?常见的肿瘤标志物有哪些?肿瘤标志物的临床意义以及临床常用的筛查项目。
一、肿瘤标志物的基本概念
肿瘤标志物是由肿瘤细胞本身合成、释放,或是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而产生或升高的一类物质。肿瘤标志物存在于血液、细胞、组织或体液中,反映肿瘤的存在和生长,通过化学、免疫学等方法测定,对肿瘤早期发现、发展和疗效的监测、预后的判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二、常见肿瘤标志物的参考值以及临床意义
1、癌胚抗原(CEA)
【参考值】<5 ng/mL
【临床意义】① CEA升高主要见于结/直肠癌、胃癌、肝癌、肺癌、胰腺癌、乳腺癌、卵巢癌、子宫颈癌、泌尿系肿瘤等,其他恶性肿瘤也有不同程度的阳性率。② 肝硬化、肝炎、肺气肿、肠道憩室、直肠息肉、结肠炎等良性病CEA也可升高。③ 癌症病人的胸水、腹水、消化液、分泌物中的CEA常升高。④ 正常人吸烟者CEA 可升高。
2、甲胎蛋白(AFP)
【参考值】AFP <10ng/mL
【临床意义】①AFP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最佳标志物,诊断阳性率为60%~70%。②血清AFP>400ng/mL 持续4周,或 200~400ng/mL持续8周者,结合影像检查,可做出原发性肝癌的诊断。③AFP可早于影像学6~12月出现异常,为肝癌的早期诊断提供重要依据,建议肝硬化患者定期复查AFP。④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AFP浓度可有不同程度升高,其水平常<300ng/mL。⑤妇女妊娠3个月后,AFP开始升高,7~8个月时达高峰,一般在400ng/mL以下,分娩后3 周恢复正常。若在妊娠期AFP异常升高,要排除胎儿神经管缺损、畸形可能。
3、鳞状上皮细胞糖类抗原(SCCA)
【参考值】<1.5μg/L
【临床意义】SCCA是鳞癌的肿瘤标志物,适用于宫颈癌、肺鳞癌、食管癌、头颈部癌、膀胱癌的辅助诊断,治疗观察和复发监测。
4、前列腺特异抗原(PSA)
【参考值】<4.0μg/L
【临床意义】①PSA是目前广泛应用于前列腺癌的肿瘤标志物。② 前列腺癌血清PSA升高,阳性率在50%~80%,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肾脏和泌尿生殖系统的疾病也可见血清PSA升高。③ 良性前列腺增生血清中游离PSA的比例是显著增高的。④ 有关前列腺损伤的各种检查均可引起PSA的明显升高。⑤ PSA水平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一般以每年0.04ug/L的速度递增。PSA水平与前列腺的体积有关。
5、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正常参考值】血清男性<5mIu/ml,非妊娠妇女<5mIu/ml,妊娠妇女≤1孕周:5-50mIu/ml,2-4孕周50-3万,6-8孕周1.2万-27万,12孕周1.5万-27万。
【临床意义】①是诊断早孕,监测先兆流产,异位妊娠的良好指标;②早期绒毛膜上皮细胞癌、葡萄胎时,血中hcG明显高于早孕水平;③畸胎瘤、睾丸非精原细胞瘤、胚胎性肿瘤可见hcG升高。
6、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参考值】<16.3ng/ml
【临床意义】① NSE是小细胞肺癌(SCLC)的肿瘤标志物,诊断阳性率为91%。② 有助于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鉴别诊断。对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和复发监测也有重要价值。③ 神经母细胞瘤、神经内分泌细胞瘤的血清NSE浓度可明显升高。
7、糖类抗原125(CA125)
【参考值】<35 U/mL
【临床意义】① CA125对卵巢上皮癌的敏感性可达约70%。② 其他非卵巢恶性肿瘤(宫颈癌、宫体癌、子宫内膜癌、胰腺癌、肺癌、胃癌、结/直肠癌、乳腺癌)也有一定的阳性率。③ 良性妇科病(盆腔炎、卵巢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胰腺炎、肝炎、肝硬化等)和早期妊娠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血清CA125含量升高。④ 在许多良性和恶性胸、腹水中也可发现CA125升高。
8、糖类抗原15-3(CA15-3)
【参考值】<35 U/mL
【临床意义】① CA15—3可作为乳腺癌辅助诊断,术后随访和转移复发的指标。②其他恶性肿瘤也有一定的阳性率,如∶肺癌、结肠癌、胰腺癌、卵巢癌、子宫颈癌、原发性肝癌等。③肝脏、胃肠道、肺、乳腺、卵巢等非恶性肿瘤性疾病,阳性率一般<10%。
9、糖类抗原19-9(CA19-9)
【参考值】<35 U/mL
【临床意义】①血清CA19—9可作为胰腺癌、胆囊癌等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指标,对监测病情变化和复发有很大意义。② 胃癌、结/直肠癌、肝癌、乳腺癌、卵巢癌、肺癌等患者的血清CA19—9水平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③ 某些消化道炎症CA19—9也会升高,如∶急性胰腺炎、胆囊炎、胆汁淤积性胆管炎、肝炎、肝硬化等。
10、糖类抗原72-4(CA72-4)
【参考值】<6.7μg/L
【临床意义】① CA72—4是目前诊断胃癌的最佳肿瘤标志物之一,若与CA19—9及CEA联合检测可以监测70%以上的胃癌。② CA72—4水平与胃癌的分期有明显的相关性,有转移者更高。③ 结/直肠癌、胰腺癌、肝癌、肺癌、乳腺癌、卵巢癌也有一定的阳性率。④ 良性胃病患者中,其检出率仅0.7%。
三、问题来了,我们该如何选择肿瘤标志物作为肿瘤的筛查项目?
下面用一张图给大家普及一下临床常用的筛查项目组合。
常见肿瘤的标志物筛查组合
重点来了,肿瘤标志物的检测结果仅用于参考,肿瘤标志物升高,仅是一种提示和信号,是否得了恶性肿瘤,需要根据身体的表现,结合病理、影像、临床症状等因素,寻求专业医生进行综合判断,早确诊早治疗。
最后,防癌筛查要尽早,希望有朝一日,我们都不再谈“癌”色变,正确预防癌症,正确面对癌症,为爱护航,让癌远离。
文 图丨曹丽幸
审核丨杨永俊 包杰